08
2022-12在当代内蒙古文学的起始阶段,以纳·赛音朝克图、玛拉沁夫、韩燕如、敖德斯尔、巴·布林贝赫为代表的作家们就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炽热之情,为新生的内蒙古文学奠定明亮饱满的爱国主义基调。这一优良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一脉相承,不断汇聚成时代的强音。这些由多民族作家展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创作实践,抒发守望相助深情,喜看绿水青山新变,记载脱贫攻坚胜利,颂扬团结奋进精神,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07
2022-12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我院李树新教授申报的《歇后语研究》获准重点项目立项,韩文涛老师申报的《道教文化与唐代诗歌关系研究》获准一般项目立项,彰显了我院在人文社科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分为
07
2022-1211月25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公布。我院教师忻丽丽组织申报的《道经特殊文字符号研究》获批立项,项目获批号22VJXG057。 该项目以东汉以来道经文献为研究材料,对其中的特殊文字及符号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具体包括道经“奇字”、云篆和符图等。项目拟从创制理据、形体结构、形音义关系、字词关系、文化心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这是学界
07
2022-12我院王冲教授获批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 该项目旨在引导和支持我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创新研究。
03
2022-12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文件精神,做好研究生行业导师聘任工作,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和指导,根据学校《内蒙古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聘任及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制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导师聘任实施细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1.聘任对象:既有丰富
02
2022-1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内蒙古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2022年11月26—27日,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口头传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口头传统研究青年学者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以线上形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华中
01
2022-12我基地康馨老师主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内蒙古现当代文学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2022年度获内蒙古教育厅科研项目。该项目类别为:内蒙古自治区教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团队成员包括:李旺、范云晶、白叶茹、唐小祥。项目获批号:NGJGH2022426。
01
2022-12我中心康馨老师主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内蒙古现当代文学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2022年度获内蒙古教育厅科研项目。该项目类别为:内蒙古自治区教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团队成员包括:李旺、范云晶、白叶茹、唐小祥。项目获批号:NGJGH2022426。
28
2022-11
27
2022-11
25
2022-11
22
2022-11
21
2022-11
20
2022-11
19
2022-11
共有 2,95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7 页 当前第 5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