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赵海忠应邀来内蒙古大学为自治区第十二期文研班授课。他以近作长篇小说《匠者》为例,从作品缘起谈到创作观念,从艺术手法谈到出版经验,与文研班学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交流。
《匠者》是一部书写内蒙古乌兰察布几十年沧桑巨变的乡土史诗,以“杏村”这个小村庄为中心,以20余位手艺人的命运为主线,塑造了150多个鲜活人物,描绘了内蒙古农村自20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兴衰际遇。在时代洪流中,民间手艺人坚韧地生活,也敏感于小乡村与大世界的联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纷纷出走,最终怀着质朴的初心将手艺与记忆收入了“文化博物馆”。
《匠者》是一部关于“匠心”与“匠人”的精神史诗,结构宏阔,线索繁杂。基于长篇小说的故事体量与呈现方式,赵老师分享了他为“杏村”绘制的文学地图及人物列表。地图显示了乡村结构与家庭分布,人物列表则保证了群像面貌的丰富与准确。这一点让在座学员颇受启发,知晓了在时空场景灵活切换的故事背后,需要作者做出如此周详的准备。
《匠者》语言流畅而凝练,既有乡土味,也有书卷气,所以出版一年有余已经出现了多种戏剧和广播剧的改编版。作品曾有不同方式的终章情节,赵老师亦悉数呈现,并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与修改阶段的心得。“蕴匠心,绘匠人,成《匠者》”,既是本次讲座的标题,也是赵海忠老师身体力行的专业态度,学员们获益匪浅,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