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记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者2009级本科生狄静静

作者:发布时间:2011-11-29浏览次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狄静静

    狄静静,女,汉族,2009级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现为预备党员,出生于             1987年11月10日 ,系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万张乡狄楼村人士。            

一、曾获奖情况

 

    2009—2010年度内蒙古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2010—2011年度内蒙古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2009—2010年度内蒙古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二、社会实践及参与科技文化活动情况

 

    在内蒙古大学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曾参与2011年的“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活动的申请,并获得批准。

 

    社会实践方面,曾于2011年夏季学期参与由学院组织的社会实习,并得以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学习实践,增长见识、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大二期间和小组成员一起策划并拍摄制作了新闻片,从中学会了软件使用。

 

    此外,还经常参加校外的一些实践情况,我曾作过家庭教师、酒店服务员和发单员等兼职工作,并从中收获了很多经验,成长了许多。

 

    我始终相信,今天的行为将影响甚至决定明天的道路,而今天的地位也是有昨天预定的。所以我现在的处境是由以前的行为演化来的,所以要分析今天的得失还要回顾曾经的道路。

 

四、个人事迹

 

(一)家庭状况介绍

 

    我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万张乡狄楼村的一个贫穷的家庭,现在家里有5口人,爷爷、爸爸、妈妈、我和弟弟。哥哥姐姐已经各自成家,另立户口,严格说来已不能算在内。爷爷已经85岁高龄,但由于早年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等恶劣的环境,吃过很多苦,所以到了老年身体就很不好,有高血压、风湿病,还曾得过癫痫,留下了后遗症,每天都要吃药。妈妈是残疾人,腿脚不方面,地里农活干不了,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地里一切农活全靠身高不足 1米 70,体重不足100斤的父亲支撑来养家糊口,供养两个孩子上学。2011年上半年,由于家庭收入无法维持两个孩子高额的学费生活费,成绩一直班级前五的弟弟却退学了,这让爸妈很心痛,也让我充满了负罪感和压力,我怕弟弟的选择会让他后悔,我更怕他将来怨我。哥哥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妻儿,因为在我们那边农村的妇女基本除了地里的活就都是家庭主妇,没有其他收入,所以哥哥也有他的一家人要养,自然是顾不上我们。姐姐家也不富裕,小钱倒是可以,但也拿不出太多,因此也帮不上我们。

 

(二)我之成长历程

 

    1.苦涩而快乐的童年

 

    1987年——1996年,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很苦但也很快乐。虽然那个时候家里条件很差,每日都是吃咸菜或自己家中的菜,家里没客人就从不买菜,更不买肉,冬天妈妈就做提前做好酱豆子,除了过年改善生活外我们冬天就全拿酱豆子当菜吃;小时候更不会买新衣服,就连过年一般都不买,除非地里收成好一点大人才会给小孩子买件新衣服,他们自己总还是以前的衣服,那时候姑姑就会把表姐的衣服给我们,先给姐姐穿,姐姐穿的小了再给我穿,再不就是妈妈把她的旧衣服改小给我们穿。但那时候我们都很快乐,虽然每到农忙的时候爸妈总会担心一年的收成,但我们都还没上学,除了计划生育的罚款外,也没有别的支出。

 

    2.初入学堂

 

    1996——2002年,我在狄楼小学上起了学。那时候,奶奶是不同意我上学的,一是因为家里确实没有多余的钱让我读书,而是奶奶总是说女孩子读了书有什么用,迟早是别人家的。但因为爸爸只上过几天夜校,没正式上过学,但他不想让我们像他一样,连个字都不认识,就坚持让我上几年学,好歹认几个字。就这样,我穿着破衣烂衫进入了学校,还记得当时是哥哥给我报的名,那是他读五年级,学习很好,老师们都认识他。而姐姐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退了学,因为她而那时正式考初中的时候,她学习一直很好,但她怕万一考上了不舍得退学了,但她必须退,因为家里支撑不住了,那时她才13岁。但那时,我并不和同学比吃穿,我只知道,我要好好读书,给爸爸争脸。正是这种心态一直伴随我以后的岁月,至今未改。小学我一直学习很好,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曾有一次考了第五还大哭了一次呢,就这样,我以全乡第五的成绩进入了初中。

 

    3.充满愧疚与伤心的初中

 

    2002——2005年,就读于万张乡太平洋中学。初中的时候家里情况有所好转,因为哥哥这时已经退学了,不是因为成绩不好,只因为家里太穷而他又太懂事,看着弟弟妹妹都开始上学了,而爷爷奶奶越来越老了,家里全靠爸爸一个人撑着,哥哥在不舍中退了学,帮助爸爸挣钱养家,那时他才14岁。而我一直活在对哥哥姐姐的愧疚之中。但我既然选择读书就一定要读好,要对得起哥哥姐姐的牺牲,对得起爸妈的辛劳。因此我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嘉祥县最好的高中——嘉祥县第一中学。但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坏事——奶奶在我初二的时候去世了。

 

    4.欣喜与汗泪交织的三年

 

    2005——2008年,就读于嘉祥县第一中学。这三年或许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三年,因为在这里,我洒下了太多的汗水也留下了很多的美好。山东省的高考分数线一直是很高的,要想读大学,尤其想读好大学就必须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我不敢辜负爸爸为我交出的大把大把的学费,我甘当苦行僧。这三年我一直勉励自己,勤奋读书,每天早上是宿舍第一个起床的,吃饭速度是全班最快的,只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当然成绩几乎也是最棒的。但我似乎是个怯场的人,到高考的时候,成绩却低的让我只想打自己几巴掌,最后,我只能把一个普通的三本学校。通知书下来了,爸妈让我去读,但我自己却不愿,一是因为三本费用很高,二是我仍心有不甘,我受不了同学的邻居的流言蜚语,我要证明给他们看。因而,我最终踏上了复读的路。

 

    5.重头再来的沉重

 

    2008——2009年,就读于嘉祥县萌山中学。这一年并不是快乐的一年,本就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而来,最终又是怀着一种伤痛的心情离开。如果说嘉祥一中的高三还能带给我喜悦的话,那就是比别人高出很多的成绩,而现在,我连这个可以高兴的理由也没有了,以前的教训告诉我,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而似乎这种永远没有欢乐的日子也预示着我的高考再度失利,虽然这次我是在一本线以上,但分数依然远低于平常水平,低于很多在平常不如我的人。命运总爱捉弄人,此生,我永远是高考的手下败将。而我又没有俞敏洪的勇气敢于再来一次,只能就此作罢。也算是逃避以前的伤心之地吧,我远离故乡,来到了遥远的塞外草原——内蒙古,从此开始了我的草原情结。

 

    6.我的草原情结

 

    2009至今,就读于内蒙古大学。在内蒙古的两年里,在大学的两年里,我接触到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也享受到了一种自由的舒爽,虽然这自由伴着一丝丝乡愁。在内蒙古,我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白云飘”,这在我的家乡几乎是看不到的;可以看到蒙古族人、维吾尔族人、回族人和汉族人的和睦共处,而在我的家乡,我从没见过蒙古族人和维吾尔族人。在大学里,我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我再也不用整天钻进教科书里学习,我可以到图书馆看我喜欢的书,可以和朋友们海阔天空,可以围着小湖静静地坐着或慢慢散步,一切都是那么惬意。而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我可以学习实际操作,可以创作自己的东西,可以发表跟书本上完全对立的言论,可以了解很多前沿的东西,这在高中几乎完全是不可能的。思想上,我于2009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0年上半年参加了党课培训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11年5月又以重点培养对象的身份参加了入党宣誓成为预备党员,在这个进程中,我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改进的历程,逐步向党组织靠拢。生活上,我有一个温馨的宿舍,那儿有我五个姐姐妹妹,在内蒙,那儿是我唯一的家,那儿有我最亲的人。学习上,大学的两年来,我依然很努力的学习,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内容,成绩一直排名前三。社会实践方面,我2011年参加了“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的申请并获批准;2011年8月利用学院提供的实习机会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实习,从实际操作上学到了编辑出版的专业知识与出版社基本运作流程;此外,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也都积极参加,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做过家庭教师、酒店服务生、发单员、促销员等多项兼职,以求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我之申请理由

 

     1.学习勤奋,成绩优异:

 

    两年来,我一直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大一第一学期为班级第一名,第二学期第三名,大二第一学期班级第一名,并两度获得“三好学生”,一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要在学习上好好帮助他人,共同进步。

 

    2.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我一直是个很守纪律的学生,在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一直按照要求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于2011年上半年参加“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并获批准。于2011年8月份,利用学院提供的机会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实习,得到了科室老师的一致认可,并学到了编辑出版的基本流程和专业知识的操作。

 

    3.家庭经济困难:

 

    爷爷已85岁高龄,不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还有高血压、胃炎、风湿等病,需要常年用药。母亲是残疾人,腿脚不方面,地里农活干不了,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父亲已快56岁,不比年轻人,劳动了一辈子也落了一生的毛病。弟弟刚刚退学,但还在技校上学,还没有收入。而我还在读大学,还需要很多费用。2011年16号左右家乡所在地狂风暴雨持续了一个星期,造成玉米全部倒地,收成几乎减半。这一切都造成了家庭生活拮据,经济困难。

 

五、获奖感言:

 

(一)吃水不忘挖井人

 

    现在我能有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格,并不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在此要特别感谢学院领导的大力培养,感 老师在专业知识教授方面的孜孜不倦,感谢同学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帮助与信任。

 

  (二)扬长避短,坚定信念

 

    大学期间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大学生活的困难还要自己认真面对,而以后面对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一定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永不止息。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并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争取在毕业的时候能向母校、 老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争取步入社会后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三)锐意进取,永不止息

 

    今天的小小成绩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开始、一种鼓励,它会让我不断矫正自己的成长轨迹,把握住今天的机遇和挑战,争得一个美好的明天。

 

 

    以上即为我个人的基本情况,我郑重得向学院与学校提交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望各位领导老师予以评判审核。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