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敖敦图雅,是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7级汉语言文学班的学生。身为内大学子,我感到无限的骄傲与自豪!回首这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有艰辛,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收获,是成长,是进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知道当今社会竞争之激烈,所以进入大学这四年以来,我始终要求自己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一个合格大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现在我已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客观、认真地回味这四年的学习,自认为我在各方面均有所提高和进步,故提出乌兰夫奖学金的申请。现将本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的评审参考:
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学子,我深深记得“学习第一”这一硬道理。从小我就懂得父母供我们读书很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努力务实、勤奋学习,终于在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大学民族预科班,还荣获了专门为鼓励蒙古族优秀学生而设立的“哈斯格日勒蒙古族优秀青年”奖学金。这个奖学金不仅解决了我的学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激励着我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预科阶段,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刻苦学习,主要补充学习汉语运用方面的知识,为升入本科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预科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学习上,我的综合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还被授予内蒙古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07年9月,我顺利升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学习。我是一名蒙古族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接受的一直是蒙授教育。所以对于我来说学习汉语,特别是通过学习汉语理解并体味汉民族的文化是很困难的。但是我始终秉持着“勤奋努力一定能进步”的信念,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进取。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我知道我们蒙授生在汉语基础知识方面与汉授生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不仅认真听取每一位老师的专业讲解,在课下也查找专业领域中被公认的优秀书籍看,从中尽量汲取知识。除此之外,我也广泛阅读与汉文化有关的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作为我课堂知识的补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老师、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终于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本科三年中我的成绩一直排在前三名,2007—2008学年有幸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也曾三次获得内蒙古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更可喜的是,我有幸获得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通过专业复试、英语面试等层层审核,现已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拟录取。这些不仅仅是我过去的荣耀,更是我在今后继续努力的动力。
我们蒙授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英语能力差。因为在初高中阶段,我们的外语是汉语,所以对英语学习的重视不够,导致上了大学之后才从零起点开始学英语。我也没能超越这种客观限制,上了大学才开始从ABC学起。但是我明白在当今社会不能做一个英语盲,也相信努力就会有成果,因此我下定决定要学好英语。从最简单的单词开始记,到逐渐地会造一些句子,再到能理解一篇文章,我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晨读练口语,增强自己的英语语感;晚自习背单词,写作文;晚上听英语短文,练听力。可喜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慢慢地有了进步,2009年,在大二时,我终于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但我知道这还不够,特别是我研究生阶段要攻读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对英语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还在坚持学习英语。周六日跟着英语双学位的同学去上课,从综合英语、泛读、听力、口语等方面增强自己的英语水平。再深入些的时候我计划学习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实践情况: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当然是第一位的,但也不能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学习之余我也积极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自己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个方面的能力。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我参加了一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健美操表演、舞蹈大赛等与我的兴趣爱好相符的活动,也曾被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授予《风采之星》称号。在社会实践方面:我在大一暑假的时候曾在我们村支部实习,担任书记助理一职。当时我们村正遭遇了罕见的虫灾。作为村部的一员,我跟着村领导购买消毒药品,发放给各村户,走到田间地头查看灾情,以便采取更有利的措施。这次的实习,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我学到了很多,更清楚地看到了农民们的不易,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供我们读书的艰辛。大二暑假,我回到我的母校通辽市奈曼旗蒙古族中学实习,担任班主任助理一职,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汲取了组织开展工作的经验,增强了交流能力。大三下学期,我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街道办事处兴兴居委会志愿服务两个月。协助居委会工作人员管理档案入网,定期给居民讲解注意各种安全的重要性等,虽然工作很繁琐,但是通过这次的志愿服务,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也更加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和能够继续读书、汲取知识的机会。从今年的8月至今,我在内蒙古商报当实习记者。从刚开始的采访技巧等内容的培训到自己走街串巷寻找新闻线索,再到采写新闻稿件,我们学到了很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对生活本身有了更深入而透彻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努力拼搏的决心。更重要的是,随着我视野的拓宽,我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生活情况:
我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四周被沙漠包围着,交通不便利,闭塞而又偏僻。我家四口人,父母和一个弟弟。我父母都是朴实无华的农民,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背朝天面朝地地辛勤劳动着。但在那完全靠天吃饭的条件下,每年的收入都少的可怜,而要供我和弟弟两个孩子读大学生,困难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在这样的家庭,我和弟弟都明白父母供我们读书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我们都很俭朴。特别是作为大姐的我,不能不考虑家庭的情况。所以我努力学习申请奖学金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兼职,挣得生活费,为父母减轻负担。我当过餐厅服务员,当过网吧收银员,做过促销,也做过家教,但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钱,总是很让我高兴,也很让我自豪。我从没有因为家庭困难而自卑过,我时刻告警自己:既然我不能选择我的出身,我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掌舵自己的未来。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在大学受益匪浅。有一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