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1-10摘 要: 席慕蓉近几年创作的长诗《英雄组曲》系列,是其“ 乡愁”纵深化的表征,更是突破自我的全新尝试。借助“去抒情性”和“去意象化”,消解了现代诗应有的深度,以最原初的方式进入了民族历史;其他文体叙事技巧的创造性运用,实现了用跨文体书写方式重述民族历史;以现代个体主动介入的姿态,重新认识了自我,亦反思了民族历史。凭借《英雄组曲》,席慕蓉完成了个人对民族历史的重写,也为其他作家以何种方式书写
20
2021-10近几年,我时常从学院党委、学工系统收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学习材料,研究生导师马强老师也希望我们关注社会现实,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地方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牧民城市化中的文化融合与传媒引导”的研究工作。今年9月,学院党委希望师生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
20
2021-1010月15日下午4:40,我院在南校区卓越楼XF0402举行“规划职业人生,成就青春梦想”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院决赛。 内蒙古大学学生就业处就业创业指导课教研室主任、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师高虹老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冯坤老师、邢佳玥老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樊文卓、张馨月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2020级和2021级部分同学到场观看比赛。 比赛分为自我介绍、职业角色情景模拟
20
2021-10十月塞北,秋意正浓。位于武川县境内的大青山乡已是秋风萧瑟,落叶憭栗。10月16日,内蒙古大学新闻学系师生迎着朝阳,走进大青山革命老区,重温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传承抗战英烈的红色精神。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力量,在这里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周围峰峦起伏,最高山峰海拔2255米,平均海拔1700米。记者看到,这里山脉连绵不断,沟壑纵横,林木繁茂
20
2021-10一张张黑白照片,一间间窑洞旧址,一段段红色故事,印记着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红色历程。10月8日至11日,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奔赴延安学习考察,走进红色新闻现场,追寻红色历史,开展红色新闻实践,感悟新闻人的使命和初心。 延安新闻纪念馆坐落在清凉山南麓,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1937年党中央到达延安后,清凉山便成了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当年,清凉山的广大
18
2021-10“立足基本,全心实干”,为秉承“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我院学生组织积极持续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聆听同学所想,服务同学所需,将“为同学做件事”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热心帮助,温暖相迎,开启崭新学期 9月1日—9月2日,我院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之际开展迎新工作。我院学生组织同学们全体参与,组织各班志愿者进行迎新活动。开学之日,志愿者们乘坐校车
18
2021-1010月14日晚六点半,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办的内蒙古大学建校六十四周年,内蒙古艺术剧院话剧团“送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小剧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我愿以身许国”交响诗画为主线,以“爱国、奉献、初心、使命”为主题,以“两弹一星”元勋为主角,讲述了伟大革命先驱与人民群众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所不懈奋斗的故事。 本次活动分为《奔向青春燃烧的土地
18
2021-10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了开拓教学视野,增长教学经验,加强课程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2021年10月13日-16日,我院文艺学、比较文学部分教师在刘志中副院长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进行了教学观摩与调研。 10月13日-15日,文艺学、比较文学专业各位老师结合专业及学科特点,深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堂,一睹北师大教师风采。黄会林教授87岁高龄,仍然坚持在教
18
2021-10内容提要:新时期以来,祖国形象抒写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与多涵义特点 。在“我属于祖国”和“我热爱祖国”共识性认知基础上,蒙古族诗人们写出了祖国形象的繁复多变:既具有“ 日常性”与“神圣性”特质,又兼有“流动性”与“恒定性”样态 。祖国形象抒写具有根性意义,表明蒙古族诗人对祖国的多种认同,更是超越民族身份限定的共同体意识的彰显。 关键词:新时期;蒙古族诗歌;祖国形象;认同;共同体
16
2021-10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了开拓教学视野,增长教学经验,加强课程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2021年10月13日-16日,我院文艺学、比较文学部分教师在刘志中副院长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进行了教学观摩与调研。 10月13日-15日,文艺学、比较文学专业各位老师结合专业及学科特点,深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堂,一睹北师大教师风采。黄会林教授87岁高龄,仍然坚持在教
16
2021-10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组织成员综合实践能力,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尽快适应组织工作,10月15日晚7:00,我院在南校区卓越楼 教室成功召开“新时奋进,青春有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十五届学生组织培训会。我院辅导员任文秀老师、邢佳玥老师及学生组织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大会伊始,任文秀老师为大家讲解拍摄要求和技巧,使组织成员对于画面构图和角度构思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紧接着刘雅杰学姐为大家分享了海报
16
2021-10十月塞北,秋意正浓。位于武川县境内的大青山乡已是秋风萧瑟,落叶憭栗。10月16日,内蒙古大学新闻学系师生迎着朝阳,走进大青山革命老区,重温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传承抗战英烈的红色精神。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力量,在这里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周围峰峦起伏,最高山峰海拔2255米,平均海拔1700米。记者看到,这里山脉连绵不断,沟壑纵横,林木繁茂
15
2021-10为更好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就业政策,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0月15日上午10:30,我院在艺术楼G1006B召开本科生及研究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会议由我院党委书记乔旺主持,院长魏永贵、副院长米彦青、辅导员任文秀、冯坤及毕业年级各班班主任参加本次会议。 首先,魏永贵院长就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做出相应指导。 随后,任文秀老师和冯坤
15
2021-102021年10月9日至11日,我院组织新闻学系师生赴延安开展“百年红色新闻事业寻根之旅”实践教育活动。期间,与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进行教学交流活动。 延安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46年,这一年的12月18日,《解放日报》首次刊登了《延安大学招生启事》,宣告延安大学将增设新闻班,并于1946年12月开始招收新生。1947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再次刊登简讯:“延安大学校长李敷仁氏
12
2021-10为切实做好我院学生组织日常行为管理和教育,提高学生组织成员综合素质,使每位成员了解制度内容,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我院于10月7日晚7:00在卓越楼DF0103教室组织开展新一届学生组织成员培训制度学习。 辅导员任文秀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百年学联 青春梦想——纪念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100周年》这篇文章,学习学联历史,同时了解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领会其主要精神,把握新理念和新要求
共有 2,97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9 页 当前第 6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