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见闻

作者:图文:陈月 编辑:刘丰源 审核:乔旺发布时间:2021-10-20浏览次数:


近几年,我时常从学院党委、学工系统收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学习材料,研究生导师马强老师也希望我们关注社会现实,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地方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牧民城市化中的文化融合与传媒引导”的研究工作。今年9月,学院党委希望师生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讨会,导师也要求我们积极响应号召,为地方社会建设服务。我们从前期研究内容中共同整理了论文:《城市空间的文化嵌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仪式传播》,参加了会议征文,并入选参会。



2021年10月17日,我和导师共同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在呼和浩特内蒙古饭店举行。来自国家部委、高端智库、自治区各界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方法路径展开了深入研讨。



会议气氛热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认真聆听了与会众多优秀的学者、专家和各级领导关于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彩分析和真知灼见,受益匪浅。其中的一些场景更是印象深刻:一是有幸与导师共同参与了会议讨论,倾听了导师与著名民族、人类学专家,前复旦大学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等专家的交流、互动,各位学者们从艺术、哲学、历史等不同角度,提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察与思考,使我大开眼界。马强老师也从传媒角度提出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嵌入、仪式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同与会专家热烈讨论,碰撞出不少思想的火花,我的思路也得到进一步开拓。


 

二是聆听了著名国际新闻学者,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的精彩演讲。他就新闻教育改革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与意义发表了重要观点,提出了讲好中国边疆故事的时空框架,指出基本国情教育、边疆史地教育与新闻教育改革需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发挥好新闻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讲话让我对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体系有了全新理解,感觉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会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地方媒体都对这次会议进行了报道,从新闻画面中我再次感受到个人与地方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同步跳动,更深入理解了学院党委对莘莘学子的引领和期待,坚定了把学习研究与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信心。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