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2-088月3日,米彦青院长受邀赴安徽合肥参加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李商隐研究会是古代文学领域中的知名学术团体,米彦青院长兼任研究会副会长一职。本次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及文学院、中国李商隐研究会、黄山书社、中州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开幕式上原文化部部长、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著名作家王蒙通过视频致辞,他高度评价了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的创始人及首任会长
05
2022-088月3日,米彦青院长受邀赴安徽合肥参加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李商隐研究会是古代文学领域中的知名学术团体,米彦青院长兼任研究会副会长一职。本次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及文学院、中国李商隐研究会、黄山书社、中州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开幕式上原文化部部长、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著名作家王蒙通过视频致辞,他高度评价了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的创始人及首任会长
30
2022-07摘 要:昌耀 20世纪90 年代诗歌具有鲜明的悖论性,主要表现为“高原经验 ”观照下的城市认知悖论,想说清又不想说清的表意悖论,以及坚信与怀疑并在的意义探寻悖论。悖论特征既是诗人悖论式生存实际与矛盾内心的外化,又是为了满足有效表意需要的自我调整,这一时期混杂、盘诘与玄奥诗歌 风貌的形成亦与此相关。悖论性真实地勾勒出昌耀个人的精神历险轨迹,呈现了诗人与现实的互动关系,同时亦彰显出现代汉语诗歌
27
2022-077月26日,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汉字听写大赛的通知》(内教语用函〔2022〕17号)和学校安排,我院组织承办了“内蒙古大学规范汉字听写大赛”暨第25届校园推普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我院张丽萍书记策划指导,汉语系主任付建荣、语言教研室主任李慧贤、青年教师汪威组织实施,来自文新院、历旅院的40余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最终选拔出胡凝霜等6名选手组成决赛队,代表内蒙古大学参加自治区
27
2022-07王潇雨,女,博士,新闻系讲师,本硕博均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社交媒体与人际传播》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传播、媒介文化。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论文发表于《Health Communication》等SSCI期刊及《现代传播》等CSSCI期刊。曾获内蒙古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通讯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24
25
2022-077月24日,我院与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文学馆签署合作协议,举行文学教育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同时,举办渡澜新书首发式暨安宁、渡澜师生作品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出席活动。签约仪式和研讨会分别由我院院长魏永贵、副院长米彦青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与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教育实习基地揭牌 刘志彧在讲话中指出,内蒙古大学自建校初期以来
23
2022-07摘 要 :年轻的诗人牛汉因浸染草原文化记忆,又因家国苦难的激发,创造了“鄂尔多斯草原”意象。牛汉晚年的诗文创作,不断向苦难的现实故乡皈依,文化记忆发生地—— 草原的理想色泽逐渐剥落。故乡与草原共 有的精神韧性始终是牛汉为人为文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 :牛汉;文化记忆;草原;故乡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5
2022-07摘 要 : 语义发散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重要表意方式之一。词与物的固定联结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 的是一次性和临时性关系; 词与物的非固定性特征给20世纪90年代诗歌带来了无限敞开性,这主要通过诸多修辞手段,戏剧性、对话、场景的引入及现代汉语诗歌特有的分析性来实现。语义发散使得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意义不断变化,从而走向多元,而上述一切主要与叙事性/ 叙述性特征密切相关。 关键词 : 20
12
2022-07“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9届年会于2022年7月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我院青年教师鄢冬副教授受邀参加。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共开设2个主会场、8个线下分会场和5个线上分会场,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
08
2022-07摘 要: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龙文化的共享机制应进行谱系性考察。中华各民族间多维度、异质性的龙文化在交流互渗的过程中不断激活并强化着龙作为共享文 化记忆的传播动力与效果。龙文化共存于庙堂文化与民间仪式中,通过自上而下的一致信仰获得了跨越阶层的传播与延续。崇龙与屠龙的共有记忆使得龙文化具有绵延不绝的历史活力,崇龙成为主潮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共享文化记忆,中华
24
2022-06为扎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022年6月24日下午,我院在南校区卓越楼新闻演播大厅举办内蒙古新媒体协会2022年招聘宣讲会。我院党委书记乔旺老师、院长魏永贵老师、副院长张丽萍老师、团总支副书记任文秀老师、研究生辅导员冯坤老师及内蒙古新媒体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宣讲会由我院副院长张丽萍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我院党委书记乔旺老师热烈欢迎内蒙古新媒体协会相关负责人的到来
22
2022-06七十年来内蒙古各民族作家创作的诗歌,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戏剧,以及新时期以来对民族根脉追寻的写作潮流中,无不在思想蕴含上心向祖国,在文学技法上与文坛主潮内在共振,同时又为当代文坛提供了新的题材类型和极具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这构成了中心研究的主要内容。本中心研究方向为 1947 年以来当代内蒙古各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
2022-062022年6月16日下午3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宣讲直播如期进行。本次宣讲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教授主讲。 直播开始,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张老师主要从学位点概况、师资队伍、招生专业、招生规模、考试方式、录取办法以及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向考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说明,并在直播中对考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
08
2022-065月30日晚7:00,我院于腾讯会议平台组织青马班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团课汇报展示,本次活动由我院团总支副书记任文秀老师和本科生辅导员邢佳玥老师主持,第十期青马班全体学员、2022年春季学期入团积极分子参加活动。学员们学理论、举实例、话心得,立足青年角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 第一部分汇报人杨泽坤同学详细介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由来及意义,并通过一个视频
07
2022-06承百年建团光辉,响青年奋进号角。5月13日—5月30日,我院组织2022年春季学期入团积极分子开展线上专题团课学习,同学们有效利用“团务百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深入学习知识,扎实理论功底。 期间,我院共组织开展两次专题团课汇报展示。我院团总支副书记任文秀老师、本科生辅导员邢佳玥老师出席并主持会议,第十期青马班全体学员及2022年春季学期入团积极分子参加会议。 5月21日晚7:00,我院
共有 2,95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7 页 当前第 5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