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3-11为普及健康急救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健康意识,11月9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健康急救知识讲座于卓越楼DF301召开,特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总护士长陈婧主讲,讲座由副院长刘志中主持。 讲座伊始,陈护士长以“今天早晨是否吃早饭”和“脆皮大学生”等为切入点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接着她通过数据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同学们细致地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常见疾病预防、日常饮食中的营养需求以及校园急救和
09
2023-112023年11月8日,腾讯内蒙古负责人张克伟应我院邀请,为师生做“新媒体运营和影响力提升”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张丽萍教授主持,400多名学生到场聆听。张克伟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影响”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新媒体运营的新趋势新特点。 在内容生产方面,张老师从“2023年80个中国新闻奖专题”标题中总结出八个要点:第一字数少,简洁凝练;第二口语化,通俗易懂;第三有文采
09
2023-11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于11月6日-7日莅临内大文研班,进行了题为《沉默的言说者》的讲座及一对一作品点评,并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座谈。 在讲座中,原野先生从“写作的姿态”引出话题,以“创作和命运的联系”为主线,详细阐述了他对生活和命运的体会。他以自己为例,说每个人的文学之路都是孤独的,不要试图用文学去改变什么。生活如河流,个人是静止的,所有坎坷的经历都是生命的考验。不要沉沦于名利,要保持初心,在喧嚣
09
2023-11吴昊亨,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商都县,现为讲师。2010年9月到2014年7月在安徽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古学专业,辅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6年9月到2019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期间在华南师范大学商周金文研究中心参与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金文集成”项目。2019年9月到2023年7月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学习中国史专业(古文字方向),获得历史学
08
2023-11张淼,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本硕就读于内蒙古大学。2022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23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毕业生。现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辅导员。
08
2023-11
05
2023-1111月4日,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在内蒙古大学文研班进行了一场精彩授课,就当下写作的一些现象以及写作之技巧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刘大先老师首先提到,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需要个人的不断积累和精进。与评论写作不同,创作需要作者更深的思考和创造力。之后,他用“四颗竹子”来比喻写作的不同层面。原本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竹”,对于作者而言首先是“眼中之
04
2023-112023年11月2日、3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艺术楼会议室举办研究生前沿学术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为学院师生开展两场讲座,讲座题为“文学记忆的多样性及其超越”与“北京书写与书写北京”。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米彦青教授主持,刘大先研究员主讲。副院长刘志中、鄢冬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文研班学员共同聆听讲座。 米彦青院长代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向刘大先研究员表示
01
2023-112023年10月27日至30日,第八届汉语语汇学暨《语海》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我院语言教研室李树新、付建荣、王冲、李慧贤、忻丽丽及雷雨应邀参会。 大会期间,李树新教授和付建荣教授分别以《汉语熟语文化义场与语义关系问题研究》《语义二分法与成语系统构建》为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李慧贤副教授、忻丽丽副教授和青年教师雷雨分别作了题为《论中华谚语的变异与文化认同》《汉语熟语所体现的道家文化探析
01
2023-1111月1日,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满全,就“文学·社会·世界”等相关话题,与文研班学员展开了深入探讨。课程伊始,满全主席从写作的四个关键词说起,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文艺观念与哲学思考。 第一个关键词是“例外状态”。满主席强调,理论要贴合时代,重新建立我们对文学的认知非常重要。他以《月亮与六便士》和《海上钢琴师》为例,阐释了作家捕捉“例外”形象的合理性与艺术性。第二个关键词是“智慧写作”。好的文艺作品不是
01
2023-11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第五届全国画学文献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召开。我院教师韩琛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题为《方以智绘画中的会通精神》的报告,探讨方以智绘画中的会通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于当下绘画研究与绘画创作的启示与价值。 历史研究是以语言文字方式对一定时空的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因此,文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术史研究也不例外。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发起
31
2023-1010月3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文学馆馆长赵富荣,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丛龙瑞一行来我院调研,看望在校学习的内蒙古大学第十一届文研班学员,并与他们亲切交流座谈。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凤莲,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学院相关教师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杜凤莲副校长致辞,勉励文研班学员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出品
31
2023-1010月31日,内蒙古文学馆馆长赵富荣在内大文研班进行了一次精彩授课,就内蒙古文学的发展现状、创作方向和创作思路展开了详细阐述。 课程伊始,赵富荣老师从“写什么、如何选题”问题入手,结合内蒙古近十年的主要题材和创作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她详细谈到了长篇小说的历史写作,报告文学的现实写作,散文、中短篇小说的地域写作,以及文学创作的获奖情况、发表刊物和评论家等问题,总结出涵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渔猎
30
2023-10【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30
2023-10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暨“面向智能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实践与教学”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召开。我院教师张昊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做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播音员主持人内容生产的逻辑进路》的报告,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播音员主持人内容生产的思维转换。 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主办,国家级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大学)、河南
共有 2,94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7 页 当前第 3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