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家经典,演时代华章” 4月23日晚,“IMU剧影力”话剧表演季第二场表演在卓越楼阶2A教室举行。第二场的话剧表演在继承传统,致敬经典的同时紧密结合社会与不同时代背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乔旺老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老师,刘志中老师,张浩兰老师,金传道老师,左少峰老师,张鑫老师,王亚伟老师,王书斌老师,雷雨老师,白文硕老师,任文秀老师等出席了本场活动。
不同于第一场演出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情,19级编辑出版学的同学为我们带来了《金陵十三钗》的片段,通过南京大屠杀中一群风尘女子在教堂避难时和南京军人,日本军人,外国神父以及同样来避难的女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反映出个体在特定时代的民族伤痛中的大义大爱。
无论是严歌苓的文字,还是同学们出色的演绎,《金陵十三钗》里,那十三个风姿绰约的秦淮风尘女子,无不让人难忘。这部戏剧通过普通民众的视角,反映了国家危亡之时有情有义的人们面对裹挟而来的时代巨浪仍然坚定的选择国家和命运的情怀与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担当。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古往今来遭人唾骂的风尘女子,当她们褪下一身风尘,就像天使般纯洁,像圣母般高尚。
20级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时代的故事为我们带来了原创话剧《一百一十年》,通过时空的穿梭和奇幻版的感应,将两个处于不同时代却遭遇同一个境遇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鼠疫,新冠,两场与病魔的赛跑不仅仅扣人心弦,更使人感受到国家力量的今非昔比,唯一不变的,只有医者悬壶济世之怀和中国人永恒不变的家国之情。
相对于热血澎湃的家国之情,20新闻班的同学们用自己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社会“冷简介”:话剧《从前有座山》讲述了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一个类似父与子的故事,一段关于爱与自由的故事。老和尚最后转身,法器碎裂使人潸然泪下。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那个小和尚,曾经都想离开那熟悉的寺庙,去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中去,哪怕道路上荆棘遍地,哪怕会跌得头破血流,但仍然想出去看看,纵使知道了结局,也一往无前,那才是自己的人生。以爱之名构建束缚的堡垒,这样的爱,让人惋惜,让人心痛,却是如此地普遍与正常,又有多少人能像小和尚一样走出寺庙,去寻求自己的道呢,我不知道,或许,有的人的道,本就在庙里。
最后,张浩兰老师对本场演出进行了精彩点评:第一场话剧的表演是对于角色的考验,这是风尘女子的在乱世之中开出的凄艳的花,一方面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另一方面也没有忘记承担的屈辱。第二场话剧《一百一十年》是用话来说剧,中国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在话剧中看到了对生命的敬畏。20级新闻班的第三场话剧《从前有座山》令人感慨万千,剧中小和尚的经历未尝不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经历,人们总是无法抵御对红尘的渴望,人们在凝视深渊的同时也愿意为之付出。这部剧是精神和肉体磨难的结合,肉体对红尘的眷恋,肉体的享乐都涌上心头,但是心灵的要求是第一的,心灵要求自由,要求自在,无数的时刻,人们都是在磨难中翻滚,但是人们不应放弃生活的希望,积极面对才是应走的道路。给年轻的生命一个预设,可能许多小和尚,走着走着,三十年,四十年,等回头看看,或许能够闪出一个带着泪光的微笑。
灯光渐暗,掌声却经久不息。 “IMU剧影力”第二场话剧表演圆满结束。化用塞林格的话,千万别和人谈起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起这场话剧。演出虽然结束了,但是话剧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或许,生活就好比话剧,话剧也是生活的缩影。话剧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历史的反思,更多的是书写新时代的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