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高原古城丽江,是一个真正神奇的地方,古城至今保存完好,令人称奇。步入古城丽江的街口,你会看到一座用大理石砌成的飞鸟张开双翼的标志碑,标志碑是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设立的,上面镌刻着中英两种文字: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丽江古城之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并于1997年批准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人类的利益,保护丽江古城人人有责。
丽江古城的街道四通八达,从城外任何一条路都可以到达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四方街取义中镇四方,是一个五彩石铺成的广场,也是古城最大的市场,这里游人如织,各民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四条主要的街道由此向四方延伸,每条主街两侧,又有数十条石街巷呈放射状向四周辐射。
整个丽江古城依山势而建,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民居房舍,都是土木结构的瓦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有唐宋遗韵。城中到处可见流泻的清泉,清泉是城外象山山麓流淌下来的,至古城双石桥下,一分为西河、中河、东河,深入古城腹地,然后再分成数十条清溪,绕街穿巷,入院过户。流淌的清溪时而叮咚激越,时而缠绵和缓。溪畔绿柳依依、鲜花艳丽,为古城增添了不尽的灵秀之美。在清流的溪水上,不时可见兴建于明清时期的造型各异、或石或木、古朴典雅的小桥,使得这座滇北古城兼山乡与水城之美,也因此获得“高原姑苏”的美誉。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到明代已具相当规模。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1587.1.5~1641.3.8)应丽江土司木增(1587~1646)之邀,曾考察过此地,徐霞客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二十五日抵达丽江,在游记中描写了丽江古城及土司宫室:“居庐骈集,萦坡带谷”,“木氏居此二千载,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滇游日记六》)。徐霞客在丽江受到了木增的热情接待,考察了当地的许多地方,修撰了《鸡足山志》,成为宣传丽江的第一人。《徐霞客游记》中今存内容最多、记载最细致的是《滇游日记》,《徐霞客游记》今存十卷,《滇游日记》就有五卷。生活于江南的徐霞客对滇北高原的风光赞美有加,其笔下的鸡足山景色动人:
兰宗所结庐之东,有石崖傍峡而起,高数十丈,其下嵌壁而入,水自崖外飞悬,垂空洒壁,历乱纵横,皆如明珠贯索。余因排帘入嵌壁中,外望兰宗诸人,如隔雾牵绡,其前树影花枝,俱飞魂濯魄,极罨覆盖映之妙。崖之西畔,有绿苔上翳,若绚彩铺绒,翠色欲滴,此又化工之点染,非石非岚,另成幻相者也。崖旁山木合沓,琼枝瑶干,连幄成阴,杂花成彩。兰宗指一木曰:“此扁树,曾他见乎?”盖古木一株,自根横卧丈余,始直耸而起,横卧处不圆而扁,若侧石偃路旁,高三尺,而厚不及尺。余初疑以为石也,至是循视其端,乃信以为树。盖石借草为色,木借石为形,皆非故质矣。
瀑布从西南透峡,玉龙阁跨之。由观瀑亭对崖瞰瀑布从玉龙阁下隤,坠崖悬练,深百余丈,直注峡底,峡逼箐深,俯视不能及其麓。然踞亭俯仰,绝顶浮岚,中悬九天,绝崖隤雪,下嵌九地,兼之霁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复人间。
即便是泉石瀑流,古木奇花,美景如绘,已经留不住徐霞客了。得了脚疾的徐霞客思乡心切,却欲归不能,于是木增鼎力相助,派遣了8名纳西族壮士,日夜兼程,跋涉156天,将徐霞客用竹舆(俗称滑竿)抬至湖北黄冈,徐霞客从这里乘船沿长江东下,于崇祯十三年(1640)6月回到了阔别4年的故乡。由于长期艰苦的奔波,徐霞客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既归,不能肃客,惟置怪石于榻前,摩挲相对,不问家事”(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第二年3月,中国历史上这位最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便与世长辞了,享年56岁。
这是一段值得纪念的佳话。2015年9月,江阴梧塍徐氏南后宗亲捐资敬塑名为“情谊”的二公青铜像,立于丽江木府大门前。青铜塑像高约2米,徐霞客与木增两人相视而立,徐霞客左手握着书卷,右手向外挥,像是在谈论一个话题,木增则身体微向前倾,呈聆听状。在徐霞客去世374年后,徐霞客的后人表达了对当年木太守扶助先祖的无限感激之情,青石底座上镌刻着《敬塑二公铜像记》:
二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探讨中原文脉,点评天下人物,茶三易而意未尽。木公求贤若渴,徐公不负所托,为木公《山中逸趣》作跋,为《云薖淡墨》编类,教公子宿习文,修《鸡足山志》,传播中原文化,百世流芳。徐公双足俱废,思乡尤切,木公遣纳西壮士,历百五十余日,以竹輿从送归。徐公于乱世中生还,游记得存焉。木徐二公之生死情谊,堪为民族团结之典范,后世之楷模。
木增与徐霞客的友谊感人至深。江阴徐氏宗亲说:“木增对我们徐氏后人来说是大恩人,二公是生死之交,为他们塑像,可以表达我们对纳西族同胞的感恩之情”(《江阴日报》2015年10月19日)。木增不是纯粹的土司,而是一个讲情义、有文才的诗人,著有《啸月函》《山中逸集》《芝山集》《空翠居录》等,存诗1000余首。
丽江的美丽神奇让许多人着迷。上世纪20年代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博士为丽江奇特的景色和东巴文化深深吸引,在古城一住就是20年。他这样描写眼前的丽江古城:“无数玩具似的土墙木屋集中在山谷的腹地,潺潺流水穿过岩石铺成的街道;虽然群山环抱但并不闷热,原因是北面那座雪山总是银光闪闪地俯视着这座有些奇怪的乡村城市。” 洛克博士拍摄了许多有关丽江风土人情的照片,仅在《美国地理》杂志上就发表了600多幅,并著有《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一书。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据此写成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推出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这个地方风景优美,幽静异常,与世无争,是世外桃源,这实际上就是当时丽江的写照。小说引起了西方读者对神秘东方的无限向往,丽江因此具有了世界性声誉。洛克博士一生钟情丽江,晚年写信给朋友说:“我宁愿死在那秀丽的山岭之中,而不愿一人独自躺在凄凉的病床上。”临终前,他的病床前摆满了东巴经书。他在东巴文化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被称为“东巴学之父”。
漫步丽江古城,我注意到,这里许多旅店都用“客栈”做名字:“风情客栈”“登月楼客栈”“和家客栈”。“客栈”是指设备较简陋的旅馆,有的兼有供客商堆存货物并代办转运。在历史上,丽江一度是印度到西藏到内地的交通枢纽,马帮往来,商旅云集。如今从古城被无数行人的脚印磨得十分光滑又凹凸不平的五彩石板路上,依稀可辨当年马帮、商旅留下的痕迹。
由四方街向四周延伸的街巷两侧,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而经营最多的是纳西族民族工艺品——造型别致、图案别致的陶罐以及镌刻着东巴文字的木盘。东巴,本指从事纳西族传统宗教活动并能诵读经文的经师。东巴文,是经师用来书写经书的一种象形文字,是世界上罕见的活者的象形文字,约有1500个单字,意蕴丰富、妙趣横生,能记述复杂的事物,表达细腻的感情,引起了中外学者、艺术家的极大兴趣,位于丽江古城黑龙潭公园北部的丽江市博物院有详细的介绍和实物展出。如今,古城又聚集了许多来自内地的年轻艺人,他们被神奇的东巴文深深吸引,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诸如:“山里人”“心窗”等等,工作室中摆放了许多由他们自己制作的木盘和陶罐。对于游人的光顾,他们丝毫也不在意,依旧神情专注地干着自己的活儿。看得出来,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他们寻找到了艺术与文化的根,也寻找到了自己创作灵感的源泉。
来到丽江古城,游览之外,那就是要听一次享誉中外的纳西古乐。纳西古乐有“音乐活化石”之称,以道教洞通经音乐、儒家典礼音乐为载体,保留了部分唐宋元明清词牌音乐和纳西族先民音乐,古雅高妙,别具一格。在著名的东巴宫,我们欣赏到了大型纳西古乐《白沙细乐》,乐曲表现的是纳西族传说中的一部爱情悲剧。全曲采用宋朝产生于民间的“南曲”“浑唱”形式,乐曲、舞蹈、清唱三者协调组合,同时又有纳西族山歌、民谣的特色。全曲幽咽悲愤,荡气回肠,听后使人自然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的感喟。
在古城游览的几天中,每日都少不了吃一回独具风味的纳西族菜肴。临行的前夜,我又来到一家典型的纳西族餐馆,坐在红漆木楼上,要了丽江粑粑、米灌肠、豆凉粉、凉拌薄荷及一瓶当地产的荞麦清酒,慢慢地品尝着,观赏着木楼外的旖旎风光,享受着奔波之后的安详惬意。等到带着微微醉意从木楼上下来之时,正是星光满天,晚风送爽,喧闹了一天的古城一片静谧,只有城中的流水叮咚作响……
1999年5月3日初游丽江古城,2003年10月2日再游,2018年12月21日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