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开始营建,设计师为木匠出身的蒯祥,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紫禁城600周年之际,故宫的秋色如期而至:伴着红墙黄瓦下的宫殿,伴着满树纯黄金黄的银杏,金色依旧,华彩如故。秋日的落幕演出,碧云天,黄叶地,橙黄橘绿,万物盛装出席。
杨梅竹斜街是北京城中心一条极具生活气息和文艺气质的胡同,位于前门外西南,大栅栏西口的不远处。之所以被称为“斜街”,是因为这条街的走向是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在明代时,人们频繁地需要从大都出城到虎坊购买生活所需,这条路,便顺着河道被“走”了出来。
清末民国时期,许多文人雅士集聚于此,为这条街增添了笔墨香气和艺术色彩。现在,这条街上仍有几座书局、一些小有名气的餐馆和不少售卖服饰和工艺品的店铺。
从青竹巷走入这里时,便看到街上的民居和午后乘凉休息的人们。在这条僻静的街,游客小心翼翼生怕扰了这里的宁静。而这里的居民好像满不在乎这份宁静似的,不时侃天侃地,操着京腔指点江山,更为这条小街添了几分人文气息。
北京这些年巨大而飞快的变化,甚至让许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感到无所适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的大马路代替了小街小巷。赵雷在《鼓楼》里唱:“我是个沉默不语的,靠着墙壁晒太阳的过客。”作为帝都的居民,北京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他们似乎更喜欢当一个沉默的观察者,看着这座城市慢慢改变,逐渐变得宠辱不惊。毕竟这座城市的历史太过久远,经历了太多沉沉浮浮、王朝兴衰。
再会,北京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