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19-052019年5月15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南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查洪德先生为本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元代散曲的野逸之趣》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院长魏永贵教授主持。 查教授首先对比了不同学者对元代散曲特点的论断,提出问题:是否还能找到合适的概括。而他的答案是元散曲具有“野逸”的特点。“野逸”一词来源于绘画史家对元代文人画特点的概括,“野逸”也是元代文人中普遍存在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文化精神,元
14
2019-05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近日,我院2018级各团支部陆续开展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 4月21日,2018级编辑出版学团支部由班主任郭玲丽老师带队,本科生辅导员塔拉全程跟随去往南湖湿地公园进行集体户外活动。本次团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为聆听团歌,合唱国歌,诗朗诵。此次团支部集体活动加强了同学们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团支部的集体责任感,巩固了团结力量。 4月
14
2019-052019年5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委、编审、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张国星教授应邀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学的认识与研究问题发现”的讲座。讲座由米彦青副院长主持,我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在介绍张教授时,米彦青教授说,正如一个人需要用人生阅历来提高人生视野和格局,学术也需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希望张教授能为青年学子们带来广阔的学术路径,解决
14
2019-052019年5月14日,我院新闻系师生前往内蒙古美术馆进行摄影实地教学活动。本次教学活动由万生云老师带队,2016级和2017级编辑出版学专业同学参加。实地教学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教学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是一次审美、情操和心灵的教育。 授课开始,万生云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术馆四楼,参观达斡尔族摄影家郭伟忠先生题为“亮丽内蒙古,净土呼伦贝尔”的师生摄影作品展。在授课过程中,万生
08
2019-055月5日早7:00,内蒙古大学主楼前广场,第十二周升旗仪式顺利进行。本周升旗仪式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负责组织完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本学期开始,我校每周都举行了升旗仪式,献上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奏响为共和国献青春的恢弘乐章。整齐的队列展示我们良好的风貌,青春的面容彰显我们不变的誓言。 升旗仪式第一项:旗手出旗。护旗手踏着矫健的步伐护送国旗,那一抹红
08
2019-05近日,我院优秀青年教师许晋副教授荣获“第三届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称号。 4月29日,许晋老师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参加“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等自治区领导在内蒙古人民会堂为许晋副教授等获奖代表颁奖。 此次表彰以日常工作表现和创先争优活动情况为标准,对申报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了全面的评选和考核
07
2019-05郭晓宇,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并任主席团团长。曾任内蒙古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内蒙古团委学校部部长助理,内蒙古大学旗帜新媒体工作室总监;连续四期担任全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班主任。 荣获团中央奖励:201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17年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2015年度
07
2019-052019年5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委、编审、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张国星教授应邀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学的认识与研究问题发现”的讲座。讲座由米彦青副院长主持,我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在介绍张教授时,米彦青教授说,正如一个人需要用人生阅历来提高人生视野和格局,学术也需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希望张教授能为青年学子们带来广阔的学术路径,解决
06
2019-055月5日晚7点,由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内蒙古大学委员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协办的“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内蒙古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青春诗会在南校区艺术楼小剧场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学校部部长齐斯琴,著名诗人欧震,著名诗人、我校驻校作家阿古拉泰,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会长赛娜,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为民,校团委书记阿古拉,文学与新闻
03
2019-054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总决赛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作为国内水平最高的声优比赛,吸引了全国280多所院校及社会团体的顶尖声音工作者角逐其中。经专家组两轮评审,来自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刘儒林、吴思涵同学与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2017级播音主持专业的刘洋同学合作于去年创办的水木心羽配音社代表内蒙古大学荣获全国二等奖。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1
2019-05郭玲丽,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2年和2015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导师为语言人类学家邓晓华教授。已发表CSSCI论文3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7年至今,担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主讲课程: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大学写作等。 研究领域:比较语言学、语言接触、语言保护、达斡尔语
01
2019-05姜德军,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副教授,现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兼任内蒙古语言学会副会长。1998年内蒙古大学汉语系本科毕业,2001年内蒙古大学汉语系硕士毕业,2015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 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文化语言学、修辞学,对语言与文学关系、普通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汇学也有所涉及。先后出版著作2部(1部为第一作者、1部与他人合著),编写教材2部(1部为副
01
2019-05忻丽丽,河北张家口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方向为古汉语词汇与训诂、道经词汇研究。2012年7月任教于内蒙古大学至今,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东汉魏晋南北朝道经词汇研究15CYY028”(在研),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哲社规划项目一项“魏晋南北朝道经词汇研究2014C114”(结项)。参与省级项目两项、自治区
01
2019-05崔荣,女,1976年生,汉族,文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作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诗歌学会副会长。已发表理论评论四十余篇,出版著作四部,参编教材三部。主持国家和自治区级项目多项。获
01
2019-05王乾,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系新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现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主要是女性文学研究。在《内蒙古大学学报》、《内蒙古社会科学》、《汉字文化》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研究成果】 论文《唐宋词拟女性心态探析》(2003/4
共有 2,96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98 页 当前第 9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