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28日,内蒙古语言文字事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蓝洋林顿酒店3号会议室顺利召开。内蒙古语言学会名会员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商学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质量推广普及。会议由内蒙古语言学会第七届秘书长许晋教授主持。

武世杰主任致辞
在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学术中心负责人武世杰主任致辞。他指出,内蒙古语言学会秉持老一辈语言学家清格尔泰、陈乃雄、李作南、马国凡等开创的建会传统,广泛联系汉语言文字研究和教学领域专家学者,形成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搭建高水平语言人才培养学术平台,凝聚自治区语言研究队伍,为我区优秀青年语言学研究者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内蒙古语言学会部分会员合影
随后有五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报告。许晋教授以《内蒙古语言治理生态体系的融合构建》为题,结合内蒙古语言生活与语言治理实际,从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和国际三大维度,聚焦语言治理理念、治理环境治理内容、治理结构、治理技术五大子体系,探讨构建内蒙古语言治理生态体系的逻辑基础和实践路径。毛润民老师从“公母俩(儿)”分布的普遍性探讨了早期姑舅关系这种亲上做亲的婚姻关系;李欣副教授汇报的题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吉忽伦图苏木汉语方言音系调查研究》,尝试阐释吉忽伦图苏木汉、蒙两族汉语方言音系之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关系,预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背景下吉忽伦图苏木汉语方言音系可能的发展方向。王敏副教授以《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语言认同研究》为题,通过对静态文献材料的深入分析,探讨汉语与民族语言的互动关系,并探究语言符号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因。蔡文婷副教授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效果提升路径》一文中,从师资保障、教师语用水平、青少年语言能力社会推广诸角度阐释了窒碍内蒙古地区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因素及实际困难,旨在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充分发挥高校语言服务职能,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效果的实践路径和解决方案。

在交流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探讨了内蒙古语言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为语言文字事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会长、法人代表付建荣教授
最后,内蒙古语言学会会长付建荣教授作会议总结并致闭幕词。他对学会各位同志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今后继续搭建高水平语言人才培养学术平台,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撑,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于新时代语言文字研究与探索实践工作,做大做实做强内蒙古语言文字研究。
内蒙古语言学会成立于1993年6月25日,是内蒙古自治区语言科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区性、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现挂靠在内蒙古大学。学会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七届理事会,日益成为自治区语言文字领域重要的社会组织和智库。本次会议的召开给长期致力于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学会也将在新一届负责人的带领下,激发学术研讨热情,提高业内学术研究水平和层次,丰富语言学研究成果,促进内蒙古乃至中国语言学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社会组织的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