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玉清眠不眠?有点困难,怕是要梦见一头恋爱的犀牛,固执着撞向南墙,发出哞哞的声音;怕是要梦见妖娆的金子,狐狸般的眼神勾的人直不起腰;怕是要梦见悟空,被那三藏伤了初心,梦见八戒,白馍馍吃不着,空伤心。更是怕前来观影的嘉宾和评委们,整夜的睡不着觉了,在夜里梦里细细地揣摩着“IMU剧影力”话剧活动第三场话剧的精彩了。
至少14汉语言专业的班主任赵娜老师玉清不眠,凌晨时分,她还情不自禁的在写观剧感受;至少13新闻专业的班主任马骐老师玉清不眠,凌晨时分,她还在班级微信群里和同学们分享观剧心得;至少5月9日晚前来观剧的观众们玉清不眠,天将晓时,还在朋友圈里叽叽喳喳的晒着自己的观剧体验,这其中,不凡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学生们,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观看“IMU剧影力”话剧活动第三场话剧晚会,滚动的微博墙上,可以时不时的看到他们的消息。
文化魅力持续绽放,精彩好戏连番上演。5月9日晚,内蒙古大学“IMU剧影力”2015年话剧季活动第三场话剧晚,在南校区主楼阶2A教室落下圆满帷幕。本次演出的三部话剧《恋爱的犀牛》、《原野》《西游记》带给观众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在春风徐徐的夜晚,当书香再次浸润校园时,晚会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话剧带着广大师生重温经典,升华性情,体味人生,在视听的盛宴中享受着大学殿堂的文化浸润,推进校园文化力的辐射与绵延。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俊川、副院长吴拴虎、内蒙古大学组织部赵晓茹,学院团总支书记张莉,以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近20位教师、各学院学生近400人共同观看了晚会。
爱情是疲惫路上不死的英雄,爱情是窗前月下坚韧的盾剑。开场剧目《恋爱的犀牛》由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同学的精彩演绎,《恋爱的犀牛》被称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1999年首演至今,12年内已在世界36个城市演出超过800场,成为被排演次数仅次于《雷雨》的第二大力作,导演孟京辉以独具个性的创造力,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不仅开拓了中国当代戏剧的新局面,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的文化现象。男女主角剧中犀利的语言、偏执的行为、执拗的爱情选择使得全场久久静默不语;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其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参考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这部经典话剧由13级新闻班表演,剧中人物一登场,便将观众带入了那个乱象的时代。而与前两部悲情剧气氛不同的是,第三部由2014级汉语言专业所带来的嘻哈版《西游记》,创意改变幽默至极,一出场就引发了观众的连连笑声,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进行了完美结合,文言文语言与网络新词出现了全新合并,在这场剧目中,现代生活借助古代经典而有所演绎,非凡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被14级汉语言专业表现的淋漓尽致,青春、智慧、友谊、才情被点燃,现场掌声雷动,笑声阵阵。
现场进行的两轮微博互动与抽奖环节,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微博墙上的“神评论”更使现场欢乐不断。
2015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将排演话剧10部,通过四场话剧晚会进行公开演出,第四场话剧晚会将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老师与同学共同演绎,这两部话剧将于5月16日晚在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学生活动礼堂举办,我们期待精彩继续。
本场话剧晚会将IMU剧影力文化魅力进一步持续推进,再次彰显话剧舞台的青春活力,为观众留下了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