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剧影力

中国基石·马兰花开——《马兰花开》剧组排练心得2016-05-26    吴天昊 赵昕

中国基石

——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吴天昊

    中国有梦,中国有未来。

 

  转眼间,话剧的排练工作也即将进入收尾阶段,但是《马兰花开》这场话剧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意义却永存于我们心中。

 

  从话剧开始排练到现在,我不仅看到了话剧每一个细节在不断完善,更看到了参与其中的每位同学的成长与进步,我很荣幸能够成为这其中一员与大家攻坚克难。从步入大学的校门到现在差不多有大半年时间了,也许我们刚步入大学校门时都是单独的个体,但是现在,我们是一个牢固的集体。

 

  每天,大家都在为各种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奔波忙碌,但是大家还是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排练话剧,很多同学在学生会、电视台以及话剧团都担任职位或重要角色,但大家事情完毕后肯定都会第一时间赶回排练现场,一遍又一遍念着稿子,琢磨细节。不断去揣摩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尽量把每个角色演绎到位,给观众还原一个最真实的邓稼先,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伟人,很多同学甚至都放弃了吃饭的时间,为的就是不让大家等待。有的同学可能一晚只有一幕戏,为了演这一幕,却需要忙一两个小时,但他们依旧毫无怨言。

 

  在《马兰花开》这部剧中,邓稼先的事迹与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从戏里到戏外,从他的整个人生历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伟大,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爱国。

 

  我原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问问聊聊,也许不再艰难。没想到,依旧残思至斯,也就在排练此刻,我们要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事情值得我们以毕生的快乐和幸福为代价去拼搏?

 

  老邓为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的小型化和核能的和平利用所做的工作足以让他在任何时刻微笑着面对世间。他是幸福的,只是,他的幸福是基于国家的幸福罢了。

 

  选择祖国,选择西部,选择默默无闻,甚至选择奉献生命,这些在今天看来惊天动地的选择,在那个时代的科研工作者生活中,只化成脚下坚定的步伐和算纸上沙沙的声响。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他们是最好的诠释者。

 

  以国为家,这四个字,虽从未出现在他们的口号里却一直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马兰花开

——201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赵昕

  远离妻儿,艰辛研究,数十年辛苦精彩绽放;

 

  独立一处,饱尝孤寂,几座座山野马兰花开。

 

  “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在这整场话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三个字,这包含着邓稼先痛苦、无奈、焦急的三个字。这时他妻子得知他调动工作后,问道:“你要去哪?去做什么?去多久?”在我们看来这是再寻常不过的问题,邓稼先的回答却令我们无法知晓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却又明白他的想法。

 

  在接触《马兰花开》之前我们就听过原剧本导演兼男主角梁值的演讲。在还不熟悉剧本的时候就已经被“老邓”所吸引感动。确定了剧本后,在一次次的排练中,更是折服在“老邓”的人格魅力和编剧的叙事铺排下。反复的揣测练习,怕自己无法演绎出邓稼先与那些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和奉献,怕辜负了“两弹元勋”的光荣。

 

  剧中邓稼先母亲去世的那一幕,他想告诉父母这些年他都去干什么了,想看到父母知道自己是制造中国原子弹的功臣时骄傲的表情,但他却不能说。生活是残酷的,很多时候个人感情得不到照顾。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毫无疑问是光荣和伟大的,但是其中又有多少无奈和遗憾不为他人所知。

 

  在本剧中还有一幕最为经典:当邓稼先喊出“谁和我一起去清华”时,台下四处应合“我去,我去”。都是青春壮志,都是满腔热血,为了祖国的未来奔赴远方,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正常演出中,有一些台词是反复出现的。第一句是邓稼先童年的梦想,他说“要造中国人自己的子弹”;第二句是他回国时“因为祖国需要我”;第三句是邓稼先决定投身原子弹研究的时候“如果我做成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值了,就算死了也值了”。徐泓曾说:“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每个人都有梦想,很多人都和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但邓稼先的梦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我们期待着,看过这场话剧能想起自己的梦想,可以像邓稼先一样坚守并实现它。

 

 

 

                                                   剧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