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我院邀请闫岩教授作学术讲座

作者:文新院 文字:周涛 图片:李楚楚 审核:邢渊渊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

2025年9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闫岩教授莅临我院,于卓越楼303教室作题为《“八卦”何以为“新闻”:新闻娱乐化的影响及争论》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新闻系主任邢渊渊主持,学院硕士研究生踊跃参与。

讲座伊始,闫岩教授介绍了罗宾·邓巴的“梳毛理论”,认为语言作为社交工具,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八卦传递信息、建立信任和强化群体认同。她详细分析了八卦所具有的三大功能:信息功能传递社会变动与人际关系动态,社交功能界定群体边界与增强身份认同,娱乐功能则为公众提供消遣和情绪宣泄的途径。

接着,闫岩教授梳理了八卦新闻的两大类型及其历史演变。她指出,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削弱了传统人际传播,商业性八卦报刊应运而生。“常人八卦”以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如凶杀、灾难为主题,虽信息价值有限,却极大满足了大众的娱乐与认同需求。而“名人八卦”则自古有之。从罗马时期的君主绯闻到当代娱乐明星的私生活,名人新闻因主体具有权力或影响力,往往兼具信息性与娱乐性。闫岩教授特别指出,部分政治类八卦如丑闻虽具有公共价值,但也常因过度娱乐化而引发争议。

在论及新闻娱乐化的争议时,闫岩教授列举了正反两方观点:支持者认为,娱乐新闻满足了公众对轻松内容的需求,是一种“民主化娱乐”,为底层民众提供了发声渠道和集体身份表达的途径。批评者则指出,娱乐化新闻常常以公共利益之名侵犯个人隐私,制造“虚假参与感”,使公众沉溺于围观而非实际行动,同时拉低新闻业专业标准,侵蚀公共讨论的严肃性。她认为,八卦新闻不可简单否定,而应理性看待其娱乐与社会功能的双重性,同时警惕其对公共领域的负面影响。

讲座最后,闫岩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八卦新闻如何制造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幻象”这一问题,闫老师从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层面进行了细致剖析。此外,她还结合近期社会热点事件从学理角度阐释了明星八卦新闻背后涉及的公共性与私域界限、媒介伦理等深层议题。整场讨论内容充实、视角多元,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