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党引青春赴草原,童院推普暖人间——内大文新学子奔赴乌兰察布,普语为桥铺就乡村振兴路

作者:图片:“同心同语•语桥筑梦”推普志愿服务队 文字:赵旭 李梦琦 审核:康宝军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推广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号召,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同语同心•语桥筑梦”全国重点推普志愿服务团队于8月9日奔赴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于格根塔拉草原及儿童福利院等地开展多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队员们带着使命出发,用行动架起沟通桥梁,让普通话成为当地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金钥匙”,更让党的关怀通过语言的力量浸润草原深处。

出征嘱托:以精神为炬,扛牢时代使命

8月8日,“同语同心•语桥筑梦”推普志愿服务队出征仪式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康宝军亲临现场,服务队指导教师郭玲丽及全体队员共同参会,康书记为队员授旗并作动员讲话。康书记强调,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掌握好普通话,就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技术、对接市场资源、融入现代生活,这背后是党的关怀与牵挂,是乡村振兴的时代呼唤。”他要求队员们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语言文字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知识与温暖送到基层一线。针对实践安全,康书记再三叮嘱队员们注意安全,做好行程规划、防暑防晒、应急联络,确保平安出征、满载而归。




草原实践:以行动为笔,书写推普答卷

8月9日,“同心同语•语桥筑梦”推普志愿服务队承载着康书记的嘱托与学院的殷切期望,从呼和浩特启程,驱车奔赴乌兰察布市,投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

乌兰察布市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亦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重点区域。8月8日至12日,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迎来2025年乌兰察布市第十四届“草原之旅”那达慕大会,当地农牧民与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齐聚一堂,这为团队的推普工作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




借此盛会契机,服务队在当地深入开展调研,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学说普通话+那达慕语言文化推广+聚焦农牧民”为主题的推普宣传活动。活动中,服务队发放300余份问卷调查,与当地农牧民、商户、各地游客及工作人员等17人进行现场访谈。同时服务队还向过往群众发放推普宣传手册,面对面向农牧民讲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方式,团队全面掌握当地群众普通话使用现状与学习需求,悉心聆听他们对普通话使用的真切感受,深切体会到语言互通为生活、交流带来的温暖助力。




入户访谈:以乡音为引,共谱通语新篇

8月12日,服务队成员走进四子王旗牧民家庭,开展普通话推广入户访谈。在蒙古族中学学生哈那嘎日家中,墙上贴满了孩子的奖状。“现在孩子上学外出都离不开普通话,而且普通话学好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都提高了!”孩子的母亲额尔登其其格笑着说。推普服务队向家长们介绍,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学好普通话不仅能便利生活,促进就业,更能让民族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绽放光彩。让乡村振兴在交流中焕发生机。家长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支持孩子学习普通话,让孩子在掌握母语的同时,用好“普通话”这把“打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




童心筑梦:以爱心为壤,播撒推普种子

8月13日,实践队来到乌兰察布市儿童福利院开展普通话趣味教学推广活动。青年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材和互动教具,与福利院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通过词语接龙、朗诵、绕口令、画画等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普通话。上课期间,孩子们个个兴致高昂,专注地聆听志愿者们的讲解;词语接龙时,大家反应迅速,你一言我一语地接力,眼神中透着不服输的劲儿;在画画期间,孩子们边画边用刚学会的词语分享自己的想法,现场互动热烈又温馨。这些生动的互动,让规范语言的种子在孩子们心底生根发芽,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可能。“学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将来为家乡振兴出份力!”孩子们稚嫩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福利院负责人表示:“党的关怀始终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动力,推广普通话活动更是党心系基层、情牵孩子们的生动体现。看着孩子们从发音生涩到能流利表达,我们真切感受到,这不仅是语言的进步,更是党的温暖通过‘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传递到了孩子们心里,帮他们打开更广阔的交流世界,为未来融入社会、成长成才打下基础,这正是党为群众办实事、呵护少年儿童成长的具体写照。”墙上悬挂的“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横幅,与鲜红的党旗交相辉映,成为现场最亮眼的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同心同语•语桥筑梦”推普志愿服务队在指导教师郭玲丽的带领下,践行党的嘱托,以普通话为纽带,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党领导下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志愿者们秉持“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信念,在草原上串联起经济、文化的交融。同时我们也走进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播撒沟通的种子,让普通话的力量在多元场景中延伸。推普路上的每一步,都在为乡村振兴蓝图添彩;而那份“不畏艰苦、心系农牧、团结担当”的出征精神,将继续指引青年学子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征程上,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