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王春林,对文研班学员的中短篇小说进行了改稿评议。他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表现力”为中心,从情节的处理、语言的准确、情感的表达、人物的行为逻辑、想象虚构的边界等方面出发,结合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腻评点。

9月23日上午,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作家、评论家徐可,对文研班学员的散文进行了改稿评议。他从散文的结构、语言、想象等层面入手,认为散文应表达真情实感,毋以华丽辞藻堆砌文艺腔的语言,行文应当追求形散神不散,要多阅读、多修改才能出精品。

9月23日下午,《中国作家》文学编辑部主任俞胜,对文研班学员的长篇小说进行了改稿评议。他从结构、人物、语言、逻辑四个方面强调了小说文体的艺术性,结合作品分析了人物形象如何才能立体、情节设计如何契合于生活实际和历史逻辑、语言应当如何保持作家个性等问题。

在学员深扎期间,与专家进行实时交流的线上改稿制度保证了创作者在写作与提升之间的学习节奏,能够有的放矢地打磨文本、碰撞文思,进一步提升文学表达与文化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