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带你回青岛”
我想带你去青岛的海岸走一走,向你展示我的城市,路过我的生活。

“海边的烧烤”
海风吹不走的是白天的燥热,一旦夜幕降临,烟熏缭绕,火光点点,银辉之下的波浪乖乖的,欢快地涌上海滩,轻轻地抚摸着脚背,丝丝清凉透人心脾,带走挠人心扉的酷热。邀上三五好友,带上青岛啤酒,吹着海风,嚼着肉串,烤着海鲜……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吃饱喝足,海边走走,红灯绿酒,浮光月影。

“诶诶诶,别急着走,一起野个馄饨?”
“啥?野馄饨 ?”
桥洞子底下就是扎堆着野馄饨摊,甭管您是青岛小哥儿,还是青岛小嫚儿,深夜里总想来那么几口。“老板,来碗馄饨,”然后拿着铁盘开始放着肉筋、排骨串、五花……哦,还会叫几串大蒜,更健康。坐在大红棚子下的马扎上,众生平等,一切伪装化为乌有。

有人说,“烤串+馄饨+火烧+啤酒,这是标配;红色大棚子、小马扎、小桌子,这是情怀。”哈上一碗骨汤老火煮得热气腾腾的馄饨,吃着肉筋、排骨串,人间烟火啊就在马路牙子上营造这仙境繁华。
啤酒、绿茶、崂山可乐
“吃蛤(ga)蜊(la),哈啤酒。”似乎成为青岛的代名句。
“老板娘,一箱二厂”
“老板嘞,原浆!”
我爸却是个另类,他喜欢崂啤,说是带劲!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无论爸爸去哪,总是习惯性的叫上捆崂啤。
我叔爱喝青啤,他说喝过雪花,燕京······都不如一口青啤来的得劲。

崂山绿茶,沏一杯,泯一口,听说离家远的人可以喝出家乡味。

“可乐好不好喝,青岛人说了算。”提及可乐,那得把崂山可乐唠嗑唠嗑。
“大红袍”的崂山可乐,加上了乌枣、白芷、丁香……甜甜的,喝的来像是糖水,喝不来的像是中药,此“乐”只是青岛有,别处那得几回尝。不像可口充那么多碳酸,崂可更像是落潮的浪花柔柔的,好像喝多了便会上头。
栈桥
好像每次都要去那里看看,有一种“村桥原树似吾乡”的既视感。
“为啥你们都喜欢坐到青岛站?”
“因为那是离栈桥最近的地方。”
有人会说,五四广场是青岛的象征,公交车、电视台……能打上青岛标志的地方似乎都可以看见“五月的风”。其实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执着于栈桥,一种偏爱,那是海鸥聚集的地方,那是节假日人满为患的地方,那是提起来便会想家的地方。

栈桥沿岸布满礁石,拿着小铲子追着寄居蟹遍地跑的娃娃,扬着秀发摆好pose准备自拍的女郎,穿着大裤衩面朝大海的壮汉,手提贝壳项链的卖货婆婆……几块落潮凸,涨潮没的石头,玩不尽的乐趣,描绘着无数人的童年。
在虾虎、螃蟹、扇贝、海红、海螺……众多海鲜中,我最爱的就是灰青色的蛎虾。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欢迎你”
“daiqidai”还没有说
青岛的大学路还没有拍
台东夜市还没有吃遍
八大关的美景还没有框
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还没有聊
……
还有好多好多的青岛事,有空咱坐在海边慢慢聊
聊得尽兴了,就在青岛走一走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