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我院联合西北大学文学院、宁夏大学文学院成功举办“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论坛”2024-09-15    文字:徐书亭 图片:徐书亭

2024年9月14日,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西北大学文学院、宁夏大学文学院,在内蒙古大学南校区卓越楼一楼东侧的新闻演播大厅成功举办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深化学术交流,促进西北地区高校的联合与发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开幕式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鄢冬副教授主持,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海东教授、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教授、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遇青教授、宁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鸿雁教授、内蒙古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志中教授等人参与了论坛开幕式。赵海东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三校在地域、文化和学术上的共性与互补性,以及合作沟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米彦青教授在致辞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历史沿革和科研情况,还对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表达了美好期待,期望年轻学子在同频共振的思想碰撞中召唤新的学术之光。杨遇青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三校在地缘上毗邻、在文化上交融、在学术上互补的优势。他认为,三校的紧密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还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升研究能力。刘鸿雁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新一代学者的期待,并对论坛的圆满成功表示祝愿。她强调,新一代学者应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学术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学者和研究生在卓越楼一楼东侧台阶前合影留念。这不仅是对本次论坛的纪念,更是对三校未来合作与交流的美好期许。



继开幕式之后,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王冬梅研究员在新闻演播大厅发表了题为《文学阅读的语言学动因》的主旨讲坛。王冬梅研究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丰富的例证,探讨了文本阅读中读者的共通文学感受及其背后的语言学因素。讲坛结束后,与会学者和研究生围绕讲座内容,与王冬梅研究员进行了积极互动与深入讨论。



本届论坛精心设计了五个分论坛。各分论坛包括学生汇报和老师评议两个环节,主要聚焦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科的不同领域,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与会同学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充分展现了三校研究生的学术风采和研究成果。

分论坛一“中国古代文学论坛”共有14名硕士生和9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赵延花、邵敏、杨遇青、赵乐、郑倩茹和柯尊斌老师。与会同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方面,如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以及文学批评等。




分论坛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论坛”共有13名硕士生和7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李旺、康馨、范云晶、李斌和包薇老师。与会同学主要关注了中国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与发展,讨论了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分论坛三“语言与文字论坛”共有14名硕士生和4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付建荣、张鑫、刘鸿雁、张亚蓉、李慧贤和忻丽丽老师。与会同学聚焦于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字的演变,探讨了方言、语言政策以及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




分论坛四“技术影视创作与传播论坛”共有13名硕士生和4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鄢冬、刘艳婧、云韬、邢渊渊和孙恒存老师。与会同学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影视创作和传播,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艺术表现。




分分论坛五“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论坛”共有12名硕士生和3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刘志中、黄肖嘉、陈晓辉和金荣老师。与会同学以跨文化和跨国界的视野,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艺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下午5点,论坛闭幕式在新闻演播大厅举行,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小组汇报和颁奖仪式。来自分论坛的教师代表陆续登上讲台,逐一回顾了各分会场的讨论和交流情况。他们不仅总结了论坛的主要内容和讨论成果,还特别强调了在论坛中涌现的一些颇具创新性和启发性的观点。这些观点为全场与会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灵感。随后,获奖研究生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逐一从颁奖嘉宾手中领取荣誉证书及奖品。在论坛的最后,鄢冬副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并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他强调,此次论坛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宝贵平台,也为三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西北大学文学院、宁夏大学文学院协力合作的成果,展现了三校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追求与深厚实力。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推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