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中国社科院陈定家研究员莅临我院作“转益多师: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守正与创新”学术讲座2023-06-04    文:张星环 图:陈晨、包丽日

2023年6月2日上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文化传承与海外传播研究”首席专家陈定家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为师生作“转益多师: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守正与创新”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鄢冬副教授主持,文研班班主任康馨、第十一期文研班学员以及22级中国语言文学全体研究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陈定家教授首先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入手,对西方文论史中的艺术模仿说进行溯源,指出文艺具有“反映生活与师法自然”的特点。在做源流之辨时,陈教授强调,文化上而非地理上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之间存在互文关系,二者长久而复杂的交往历史为文化融合提供了基本条件;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会为文化交融创造持续性的关键契机。通过解析“转益多师”的题目来源,以及对杜甫、屈原等伟大诗人的举例说明,陈教授指出,仿效与致敬是诗家“点石成金”的一大途径,天才作家也会在继承的同时有所创新,故致敬经典是创作者不必讳言的历史传承。

文学作品是有互文性的,因为创作者的知识储备源于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所以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创新”。借文本的“镜子”说,陈教授指出,“互文性”理论兼并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强调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为展示文本在知识网络中的开放性与互文性,陈教授用萨莫瓦约对互文性的论述厘清了文本内容流动的“万花筒”特点,列举王蒙的“颠倒锦瑟”游戏、梁建章的诗词创作软件、格拉忒亚的艺术“觉醒”以及文艺复兴等大量例子,论证了文本在符号学演变过程中的“互视”与“互介”关系。最后,陈定家教授通过对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进一步印证了互文性在自由灵活的网络文学中的通变规则。



讲座接近尾声,与会者进行了提问交流。陈教授在答疑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创作需与时代发展同步,要坐稳科技时代的快车,对于网络文学与科技意识中的媒介特性抱有充分的认知。主持人鄢冬在总结讲座内容的同时亦回应了部分重要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讲座圆满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