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8日,腾讯内蒙古负责人张克伟应我院邀请,为师生做“新媒体运营和影响力提升”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张丽萍教授主持,400多名学生到场聆听。张克伟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影响”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新媒体运营的新趋势新特点。在内容生产方面,张老师从“2023年80个中国新闻奖专题”标题中总结出八个要点:第一字数少,简洁凝练;第二口语化,通俗易懂;第三有文采,韵味悠长;第四用...
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于11月6日-7日莅临内大文研班,进行了题为《沉默的言说者》的讲座及一对一作品点评,并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座谈。在讲座中,原野先生从“写作的姿态”引出话题,以“创作和命运的联系”为主线,详细阐述了他对生活和命运的体会。他以自己为例,说每个人的文学之路都是孤独的,不要试图用文学去改变什么。生活如河流,个人是静止的,所有坎坷的经历都是生命的考验。不要沉沦于名利,要保持初心,在喧嚣中看清...
11月4日,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在内蒙古大学文研班进行了一场精彩授课,就当下写作的一些现象以及写作之技巧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刘大先老师首先提到,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需要个人的不断积累和精进。与评论写作不同,创作需要作者更深的思考和创造力。之后,他用“四颗竹子”来比喻写作的不同层面。原本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竹”,对于作者而言首先是“眼中之竹”...
2023年11月2日、3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艺术楼会议室举办研究生前沿学术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为学院师生开展两场讲座,讲座题为“文学记忆的多样性及其超越”与“北京书写与书写北京”。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米彦青教授主持,刘大先研究员主讲。副院长刘志中、鄢冬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文研班学员共同聆听讲座。米彦青院长代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向刘大先研究员表示热烈欢迎,并...
2023年10月27日至30日,第八届汉语语汇学暨《语海》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我院语言教研室李树新、付建荣、王冲、李慧贤、忻丽丽及雷雨应邀参会。大会期间,李树新教授和付建荣教授分别以《汉语熟语文化义场与语义关系问题研究》《语义二分法与成语系统构建》为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李慧贤副教授、忻丽丽副教授和青年教师雷雨分别作了题为《论中华谚语的变异与文化认同》《汉语熟语所体现的道家文化探析》《文化交...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第五届全国画学文献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召开。我院教师韩琛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题为《方以智绘画中的会通精神》的报告,探讨方以智绘画中的会通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于当下绘画研究与绘画创作的启示与价值。历史研究是以语言文字方式对一定时空的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因此,文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术史研究也不例外。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发起“首届全国画学文献...
10月31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文学馆馆长赵富荣,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丛龙瑞一行来我院调研,看望在校学习的内蒙古大学第十一届文研班学员,并与他们亲切交流座谈。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凤莲,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学院相关教师陪同调研。座谈会上,杜凤莲副校长致辞,勉励文研班学员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出品更多更...
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河南省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暨“面向智能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实践与教学”学术论坛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召开。我院教师张昊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做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播音员主持人内容生产的逻辑进路》的报告,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播音员主持人内容生产的思维转换。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主办,国家级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口语文化...
为传达萧乾、文洁若夫妇致黄豆米书信手稿的基本内容和珍贵意义,10月25日上午,黄豆米女士《萧乾、文洁若夫妇致黄豆米书信对青年的启示意义》讲座于我校南校区卓越楼一楼演播大厅举行。讲座由萧乾文学馆馆长、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韬副教授主持,云南著名作家黄豆米女士,山东画报出版社资深编辑、《老照片》杂志责任编辑赵祥斌,萧乾文学馆馆员、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国慧讲师,《北方新报》记者刘惠,“...